首页 资讯 正文

治水兴绿 擦亮美丽大同生态底色

体育正文 157 0

治水兴绿 擦亮美丽大同生态底色

治水兴绿 擦亮美丽大同生态底色

清澈的河水波光粼粼,两岸绿树成荫,花香阵阵,微风徐来(xúlái),柳枝摇曳,与水面(shuǐmiàn)相映成趣。盛夏时节,漫步在御河(yùhé)生态园。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怡”的河流生态景观让人赏心悦目、心旷神怡。 6月的云州大地绿意盎然,蜿蜒的桑干河畔与广阔的田野(tiányě)上,都充满着勃勃生机(bóbóshēngjī)。 在天镇县南洋河生态公园,百亩荷花竞相绽放(zhànfàng),幽幽清香沁人心脾,各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,生态之美跃然眼前,游人或(huò)驻足赏花,或凝眸探景,呈现出“人水相亲”的(de)水岸风貌和生态美景。 一水一景,各有千秋。景致之美,源于治水之智。近年来,大同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动“两山七河一流域”大同区域生态(shēngtài)修复治理(zhìlǐ),做规划、争投资、上项目、抓建设,清淤、护堤、绿岸、补水多措并举,擦亮了美丽(měilì)大同的(de)生态底色。 规划引领,绘就流域生态修复治理蓝图(lántú) 围绕美丽(měilì)大同建设(jiànshè)和(hé)(hé)全方位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新要求,大同市水务部门先后编制完成了桑干河(hé)(sānggànhé)、御河、大清河、南洋河生态修复与保护(bǎohù)规划,使全市范围(fànwéi)内主要河流的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实现了全覆盖。《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》规划流域面积(liúyùmiànjī)1.68万平方公里,其中大同市流域面积0.84万平方公里。规划治理目标是通过5年建设、10年自然修复,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,地表水水质和水生态恢复良好状态(zhuàngtài),使桑干河成为“流动的河、绿色的河、清洁的河、安全的河”,干流河道重现河畅泉涌、鱼鸟翱翔的大河风光(fēngguāng),实现“让城市融入大自然,让居民望得见(jiàn)山,看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的美好愿景(yuànjǐng)。《大清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》包括唐河和沙河,涉及浑源县、灵丘县、广灵县和忻州市繁峙县2市4县。按照项目规划,通过河流水系综合治理、植被恢复、水土流失治理及水污染防治等一系列措施,在保证区域内生活、生产用水量的同时,可有效保证出境水质和水量,保障雄安新区用水安全。 项目推动,打造河畅(héchàng)水清生态景观廊道 大同市是(shì)京津冀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,境内的桑干河是永定河的主要源头(yuántóu),唐河和(hé)(hé)沙河则(zé)是大清河的重要源头。近年来,大同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,以推进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(jiànshè)为重要抓手,深化项目政策对接和工作衔接,积极争取国家资金(zījīn)支持,在不断加大市级资金投入的同时,加快推动(tuīdòng)一批河道(hédào)综合治理项目上马实施。近年来,累计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24个,治理河道长度327.66公里。随着一批河道治理项目的陆续竣工,全市境内重点河流特别是御河城区段(duàn)治理取得突出(chū)成效,让一度“有(yǒu)河无水、有水皆污、垃圾遍布、杂草丛生”的御河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,宽阔的河床水波荡漾,清澈的河水绵延10多公里,两岸绿(ànlǜ)树成荫、鸟语花香,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怡”的河流生态景观让人赏心悦目、心旷神怡,与享誉全国的“大同蓝”交相辉映,成为“省域副中心城市”建设的一道(yīdào)亮丽风景线,实现了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最优化、最大化。 生态补水,让(ràng)母亲河焕发新的生机 为缓解首都用水紧张局面、持续推进(tuījìn)永定河河湖复苏,大同市积极克服本地水资源紧缺(jǐnquē)的(de)现实困难(kùnnán),严格落实(luòshí)水利部和海委关于生态补水工作的相关要求。从2003年开始,册田水库向下游北京官厅水库和永定河进行集中输水和生态补水,为实现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、打造生态长廊发挥了重要作用,作出了巨大贡献。 生态补水(bǔshuǐ)的实施(shíshī)使得桑干河沿线水质水量持续改善,水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不断向好,极大地(dì)提升了(le)区域生态环境品质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,流域(liúyù)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,吸引了赤麻鸭、白天鹅、白鹭、黑鹳等大量珍惜水鸟驻足栖息、游弋觅食,多次亮相中央和省、市级媒体,为大同打响全域旅游品牌(pǐnpái)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,近年来更是成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,被网友称为大同的“赛里木”“纳木错”。 原标题:治水兴绿(xīnglǜ) 擦亮美丽大同生态底色
治水兴绿 擦亮美丽大同生态底色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