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交通大学:“髓缘”大爱点亮生命之光
大连交通大学:“髓缘”大爱点亮生命之光
大连交通大学:“髓缘”大爱点亮生命之光
中国教育报讯(记者 刘玉 通讯员 郑佳 付铭举)6月16日,大连交通大学科学技术(kēxuéjìshù)处副处长赵兴成为学校历史(lìshǐ)上第3例、大连市第7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这一次,赵兴让生命的希望(xīwàng)得以传递,以“髓缘”大爱点亮(diǎnliàng)生命之光。
赵兴是“土生土长”的交大人,从“本硕博”到毕业留校工作,都是在大连交通大学。赵兴的献血经历始于(shǐyú)大学期间学校组织的一次公益活动。读博期间,他(tā)因为(yīnwèi)奶奶生病而(ér)了解到可以捐献更稀缺的成分血,后来他开始捐献血小板。
每次血液中心打来电话,赵兴都积极配合(pèihé)。自大学以来,他共捐献全血11次、血小板19次,献血量合计(héjì)11800mL,曾获全国无偿献血(wúchángxiànxuè)奉献奖金奖和银奖。而加入中华骨髓库(gǔsuǐkù),是在2016年献血过程中偶然得知,当时他毫不犹豫直接入库。
2024年,曾经有配型成功的(de)通知,但是(dànshì)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完成捐献。2025年3月,赵兴(zhàoxīng)再次得到配型成功的消息。6月4日,他入院等待捐献。
问及选择捐献的原因,赵兴说,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,觉得这样做是对的。这么多年,身边总有一群有责任心(zérènxīn)和爱心的教师影响着(zhe)自己。捐献是对社会、对他人有益的事,而且要格外珍惜救人的机会(jīhuì)。
据记者了解,大连交通大学的爱心故事还有很多。从大连市第1位(wèi)捐献者校友(xiàoyǒu)杨新宽,到5次配型成功终于完成捐献的在校生谢子清,还有该校轨道智能工程学院研究生(yánjiūshēng)吴鉴庭,坚持无偿献血8年,捐献次数(cìshù)达89次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